〖引言〗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要坚定不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,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,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,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增强核心功能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推进能源、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。
普利公司作为集团业务拓展的重要一环,面对建筑市场竞争加剧、传统管理模式效能不足等挑战,必须以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,破除发展桎梏,激发内生动力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〖大浪淘沙 改革势在必行〗
近年来,普利公司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,工程产值不断突破,2024年工程产值近10亿元,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外部市场开发遭遇瓶颈,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问题逐渐显现:现行组织架构存在分工不明、职责交叉等问题,导致市场响应滞后、协同效率低下;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市场化程度不足,“能上不能下”现象制约人才活力;员工岗位配置与能力匹配度不高,“干多干少都一样”的分配格局难以激发创造力。创新机制不健全,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的应用和研发上进展缓慢,无法紧跟行业技术升级的步伐。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“拦路虎”,推进市场化改革既是落实国企改革要求的政治任务,更是破解发展困局、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〖系统重构 聚焦改革核心〗
市场化改革是普利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董事长在2025年工作推进会上也强调,要深入贯彻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以“刀刃向内”的勇气破除惯性,加快施工类子公司市场化进程、完善能上能下、能进能出机制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、科学化调整组织架构、细化职能职责分工,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升维驱动作用。
普利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化改革工作,2025年年初就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,经过近5个月调研与多方论证,最终形成《济南水务集团施工类子公司市场化改革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,方案聚焦五大核心改革任务:
一、组织架构“破茧成蝶”
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基础,更是适应市场变化、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。根据集团战略发展和普利公司业务发展需求,增设法务风控部、工程技术部,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,提高专业化管理能力,构建职责清晰、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。探索实行模拟分公司独立核算模式,不断激励分公司加强内部管理,优化服务质量,降低工程成本,提高“赚钱”能力。
二、干部竞聘“百舸争流”
市场化改革要打破“论资排辈”的传统用人模式,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,从政治立场、职业道德、专业能力、工作业绩、群众基础、身体条件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,为重要岗位选强配齐人才,突出“有才、有为、有位”的人才选用导向,建立公开竞聘、契约管理、考核淘汰的市场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,任期采用“2+1”模式,明确任期目标、考核标准和退出机制,达成“岗位非永久,业绩定去留”的全员共识,真正实现“干部能上能下”,激起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生机与活力。
三、员工双选“精准适配”
以“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”为目标,开启员工与岗位的“双向奔赴”,让每位员工都能在适配的岗位上绽放光彩,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,为企业发展搭建起稳固支撑。同时,强化员工教育培训,持续“充电赋能”,不断打造学习型、成长型职工队伍,提升整体素质与活力,筑牢企业发展前行的“根基”。
四、奖励激励“效能跃升”
公司秉持“业绩为王”的理念,释放“优劣有别,价值定酬”的信号,全面锚定团队、个人利益均与所创造的产值、利润精准挂钩,充分展现工作价值创造奖励激励的导向,让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团队、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,营造积极向上、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,助力企业实现产值利润双丰收。
五、创新驱动“智慧领航”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“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”。普利公司将以改革为契机,加强“四新”等技术研发与推广,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施工中的应用,着力提升企业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能力。着力推进信息化工程管理、可视化工地管理,加强过程监管,提升工作效率,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廉政风险,达到“过程上线、实时感知、数据分析、风险预警、决策支持、问题追溯”的效果,辅助战略决策,全面提高工作效能。
〖凝聚共识 新征程再启航〗
普利公司市场化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,既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场同心战。集团党委充分发挥了政治引领作用,各责任部门协同配合,党员干部带头讲政治、顾大局,带头落实改革任务,以实际行动当好了改革的“排头兵”,广大职工正确认识改革、积极支持改革、主动参与改革,形成了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。7月中旬,普利公司攻克重重难关,保障了各项改革举措完美落地。
“凤凰淬羽,其鸣愈清,凌云再战,其志更坚”,普利公司一定能借改革之东风,如涅槃之火凤,创新驱动,登临顶峰,铸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